夏熊飞
据媒体报道,福建省南安市共有106所学校自主经营食堂,每天有约4.5万名学生在校内用餐。学校食堂管理关乎学生健康,也牵动着家长神经. 那么,如何确保学生吃上放心餐食呢?南安市教育局党组和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紧紧关注着“微腐败”风险点,聚焦食材采购、配送、验收等关键环节,全力构建“闭环式”机制,推动校园打造更多“阳光食堂”.
学校是人员密集地方,因此食品安全问题需要特别重视。学校食堂相较于外部餐饮商户来说,往往相对封闭,起来存在一定困难,也容易成为“微腐败”与食品安全问题高发地. 然而,阳光是最好防腐剂. 为了消除学校食堂中存在“微腐败”,确保学生吃上放心餐食,必须要运用各类利器,打造更多“阳光食堂”.
食堂虽然规模较小,但是采买、配送、验收等环节都可能涉及利益勾连。如果不能形成有效约束,就可能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牟取不正当利益工具,而最终危害则会反映在食品安全上,损害到学生身体健康. 南安市利用大数据可视化平台,及时了解采买清单、配送情况对比、用餐人数、校陪餐、菜品留样等情况,全力构建“闭环式”机制,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对食堂工作各个环节全流程,成效显著,值得各地借鉴.
一些地方效仿社会流行“明厨亮灶”工程,要求学校食堂时刻处于监控探照之下,也进一步提高了食堂透明度。除了要使用大数据可视化平台等“技防”工具来遏制食堂中“微腐败”,我们还要充分发挥“人防”作用。例如,湖北去年发布,要求全省中小学都必须配备食品安全副校长. 这些地位相对“专职副校长”能够在食品安全和遏制“微腐败”方面起到作用.
食堂管理系统作为用餐者,学生对食堂经营、服务水平、质量和价格往往最有发言权。要打造“阳光食堂”,离不开学生参与和。学校、门、食药监等部门应提供便捷投诉举报渠道,充分利用学生这支主力军,让食堂中“微腐败”及其衍生食品安全问题无处遁形.
除了在学校食堂内部注入力量,我们还需要不断引入第三方机制. 例如,不定期组织审计、检测机构对食堂账目、食材品质、卫生状况等进行查和,激发食堂经营方依法依规压力和动力.
家长们对于学生用餐问题非常关注,因此很多食堂中“微腐败”和食品安全问题都是通过家长们“明察暗访”才得以曝光. 因此,我们可以多组织一些家长进校园、进食堂活动,也可以邀请有意愿家长担任志愿者,对学校食堂进行“驻点”,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食堂透明度和可信度.
通过以上措施,我们能够打造更多“阳光食堂”,食堂管理系统确保学生吃上放心餐食. 学生健康是我们最为重视,我们必须共同努力,让学校食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障. .